愛找問題想辦法,“最帥交警”用雙腳丈量街道
再現歷史華彩,他重建“失傳”印染工藝
黨的二十大代表丁寧:做更多的事,凝聚更大力量
13年,他一直在為做強“中國芯”尋找“好”種子
搞攝影做文創 90后鄉村教師把“城市教育”帶進大山
“手可摘星辰”在他手里化為現實
在著陸場為航天員撐起“保護傘”
想起援藏,眼睛總會濕潤
“沒有什么比盡我所能去挽救生命更有價值”
黨中央將隆重舉行表彰大會 頒授
國家公園是否對公眾開放?下一批國家公園將設在哪?未來國家公園如何建設?上述問題受到社會公眾的持續關注。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
中國農科院“基因組編輯及無融合生殖”團隊首席科學家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總工程師
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
西安交通大學學生微宣講團宣講人、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博士生
“中國3D打印之父”盧秉恒院士的小夢想和大夢想
“探月院士”歐陽自遠:把地質做到天上去
建黨百年特別策劃 | 同上一堂公開課 百年科技強國夢
9月16日上午,一架從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起飛的空軍運-20飛機回到中國領空?哲娛状闻沙鰞杉軞-20飛機為執行任務的運-20飛機護航,三機編隊以空中最高禮儀接迎第九批88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
“《人民日報》號外一出來,街上敲鑼打鼓慶祝起來……衛星經過北京,按時準點從西邊飛過來……這個印象太深刻了!”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專訪時,“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組成員胡其正這樣感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后的場景。
“自豪吧,中國藍盔!我的腳步跨越著高山大海。自豪吧,中國藍盔!我的肩上扛著人類的和平!闭缰袊S和部隊主題歌所唱,中國維和官兵用行動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熱愛和平、積極參與聯合國事務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國家植物園在北京正式揭牌的消息最近在網絡刷屏,不少市民和游客前來“打卡”拍照。這個國家級植物園有啥功能?這么多的植物是如何被保護研究的?近日,人民網記者來到了國家植物園南園——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為大家一探究竟。
青年有擔當,抗疫有力量。在抗擊新冠疫情最吃勁的關頭,有這么一群年輕的身影始終奮戰在一線。面對病毒,他們也是普通人,沒有鎧甲卻無懼危險,用最堅定最暖心的行動,彰顯著磅礴的青春力量。
我有一個夢想,長大以后,我想成為‘探險隊’的一員,在路途中,和‘東方紅一號’再打一聲招呼。關于“航天”主題的作文,人大附中實驗小學學生杜明臻說。航天城學校學生尹嘉一則說:我的夢想,長大以后要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名航天科學家。
“中文在我心中是一種很美的語言”“感覺表達方式特別豐富”“中文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語言”在采訪中,眾多外國朋友對學習中文表達了濃厚的興趣。
“大家用編結的方式,熱情參與到冬奧會中來,向世界獻上帶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祝福!眲蠲利惼诖,這束具有美好寓意且永不凋零的冬奧之花,可以開遍全世界。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何要重視種業?打好種業翻身仗,需要做哪些工作?在種子研究方面,哪些工作正在推進?聽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怎么說。
我國探月工程已實現“六戰六捷”,作為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欒恩杰院士將為我們講述哪些精彩的探月故事?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教授對我國的科技政策有著深刻的研究,如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就“新發展格局,是歷史的必然”展開討論時指出,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靠國內的循環,這是歷史的必然。
今天要聊的話題是“十四五”來了。 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兩位嘉賓是: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先生和人民網強國論壇主編張桂貴先生。
2022年經貿形勢報告會
青年說
百年科技強國夢
強國答問
讀懂2021
2020年人民訪談匯總
全國司法廳局長系列訪談
2022高談客論
問答國是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